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与低空经济风口的双重驱动下,海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天空答卷”:2025年低空产业招商对接洽谈会落下帷幕,15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规模达29亿元,其中“无人机国际交付中心”“航空飞行营地”等6大核心项目率先落地,总投资16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海南宣布年内将开通首条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剑指东南亚市场。这场“向天图强”的产业革命,正让海南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新坐标”。
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与低空经济风口的双重驱动下,海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天空答卷”:2025年低空产业招商对接洽谈会落下帷幕,15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规模达29亿元,其中“无人机国际交付中心”“航空飞行营地”等6大核心项目率先落地,总投资16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海南宣布年内将开通首条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剑指东南亚市场。这场“向天图强”的产业革命,正让海南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新坐标”。

Q1:海南此次低空经济招商签约的核心项目有哪些?
A1: 4月14日,海南在低空经济产业招商对接洽谈会上签约15个合作项目,其中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6亿元,包括:
- 无人机国际交付中心:聚焦无人机装备再制造、跨境物流及国际交易,依托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打造东南亚无人机供应链枢纽。例如,该中心将整合维修、认证、仓储等环节,推动无人机及零部件快速进出口。
- 莺歌海海花航空飞行营地:定位为"海陆空一体化"旅游体验基地,计划建设直升机起降场、无人机表演空域及飞行培训中心,未来可开展低空观光、航空赛事等活动,预计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通用航空等9家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涉及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及跨境物流网络搭建。
Q2:这些项目将如何推动海南低空经济发展?
A2:1. 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无人机国际交付中心将引入高端制造技术,推动海南从"应用场景"向"研发制造"延伸。例如,中国通航计划在海南设立无人机蜂群技术实验室,攻关长航时、抗风暴雨等关键技术。
2. 旅游体验革新:航空飞行营地将结合海南热带海岛资源,开发"直升机环岛游""无人机灯光秀"等产品。目前,海南低空旅游规模已占全国48%,未来三年计划新增100条低空观光航线。
3. 跨境物流破局:年内开通的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将优先连接东南亚国家,例如从三亚直飞越南岘港,运输高附加值农产品(如热带水果、海鲜),物流时效缩短至4小时,成本降低60%。
Q3:海南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A3:- 政策红利:作为全国唯一自贸港,海南对进口无人机、航材实施"零关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例如,大疆创新已在海口设立区域总部,享受税收优惠后,其无人机出口东南亚的利润率提升15%。
- 空域开放:海南适飞空域占比46%,划设160条低空航线,实现"便捷报批、目视自主飞行"。例如,三亚海棠湾已试点无人机"即报即飞",旅游旺季日均飞行超200架次。
- 产业基础:现有近210家低空经济企业,涵盖制造(如航天时代飞鹏)、物流(如京东物流)、旅游(如海南旅投)等领域,2024年低空飞行业务规模居全国前列。

Q4:未来海南低空经济还有哪些规划?
A4:- 基础设施:到2026年,海南计划建成9个通用机场、500个起降场,覆盖全岛主要景区和物流枢纽。例如,儋州和庆通用机场将打造"低空产业园",整合无人机制造、维修、培训等环节。
- 场景拓展:1. 城市空中交通:海口、三亚试点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载人航线,计划2025年开通"市区-机场"通勤航班。
2. 海洋管理:部署无人机自动机场系统,用于南海渔业监管、海上风电巡检,预计2026年实现重点海域全覆盖。
3. 产业规模:《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产值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国低空开放"自贸港样板"。
总结:16亿元签约背后的战略布局
此次招商会不仅是海南低空经济的"里程碑",更是其抢占万亿级新赛道的关键一步。通过"无人机国际交付中心"打通跨境物流链,以"航空飞行营地"激活旅游消费,叠加自贸港政策与空域改革优势,海南正构建"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生态。未来,随着跨境物流航线开通、eVTOL商业化落地,海南有望成为中国低空经济链接东南亚的"空中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