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文章搜索:
G A I U V S .C O M
      NEW较新公告:
徒步游
【重磅发言嘉宾阵容公布】2025第五届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发展论坛8月21-22日成都召开!
来源: | 作者:无人机应用网 | 发布时间: 2天前 | 63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五届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8月21-22日在成都隆重举行。

全链融合 前瞻领航!




1

大会介绍

第五届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8月21-22日成都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重点聚焦“航空计量检测的技术跃迁与产业赋能,前瞻性计量技术引国际航空未来,全寿命周期计量技术创新与应用,全产业链计量协同与质量控制”四大关键议题,深入剖析航空计量检测发展的的前沿动态与热点议题。我们将诚挚邀请来自全球飞机整机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企业、维修公司、检测机构、科研院校、行协协会等企事业单位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相关部门和院系,以及计量检测系统及设备供应商企业的40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共聚蓉城,躬逢盛会! 期待各位行业专家与同仁,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探索航空先进计量检测技术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共谋航空计量检测全球化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蓝图!

2

大会组委单位



指导单位

中国航空教育学会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办单位

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

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 

上海士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航空学会结构与强度分会 

中国航空学会预测与健康管理分会 

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

成都市工业软件发展联盟

成都市青羊区航空与电子科技协会


3

会议安排



图片


4

发言人介绍

图片

王俊涛

制造标准化与质量技术研究部部长,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发言主题:航空装备无损检测与损伤评价技术



图片

梁洁

综合计量室主任师、质量与体系管理部主任,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发言主题:航空发动机全寿命周期型号计量保障体系构建

专家介绍:

梁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资深主任设计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现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质量与体系管理部计量室主任。主要承担航空发动机和直升机传动系统等型号计量管理、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计量监督管理以及研究所数字化建设工作。具备多年和多个型号的计量管理经历,负责、参与多项计量校准方向集团标准的编制,曾主持多项管理创新、成本工程、能力提升课题,并多次获奖。


图片

杨宇

副总工程师和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结构研究室主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发言主题:机器视觉在飞机结构损伤原位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专家介绍:

杨宇,博士/研究员,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健康管理专业特级技术专家,强度所副总工程师,从事结构健康监测、智能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和型号攻关任务,在C919、CR929等多项重点型号试验中开展损伤/失效监测与评估,加快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型号试验中的应用,并在C919试飞验证机、北京四号线地铁列车、顺丰航空B757货运飞机及某型教练机上开展了在役装备的状态监测,提升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应用水平。发表SCI、EI收录论文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奖项5项。

图片

滕跃飞

副部长,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发言主题:商用航空发动机计量需求与思考

专家介绍:

滕跃飞,男,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任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理化计量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理化计量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对航空发动机计量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测不到、测不准、测不全的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参与了专业数字化建设、人工智能在金属屑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叶尖间隙测量、试验综合性能参数数字化校准等技术研究,形成多篇专利和论文,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适航提供重要的支撑。

图片

何玉怀

检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发言主题:发动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

专家介绍:

何玉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检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航发集团科技委委员,担任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副理事长等学术团体职务。长期从事材料力学性能、疲劳损伤行为及失效分析研究,先后负责各类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30余篇),编写和翻译各类技术类书籍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次。


图片

孙安斌

长度研究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发言主题:大部件(智能)检测技术及在航空航天的应用(拟定)



图片

王浩军

总冶金师,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航空热加工设备计量保障数字化系统研发与应用

专家介绍:

王浩军,男, 1971 年 02 月生,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西安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航空工业集团特级技术专家。主要从事 航空材料及制造技术领域研究, 积累了丰富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主持国家工信部、科技部民用飞机专项等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9篇, 授权发明专利13项。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国防科技进步奖 三等1项、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二等1项、三等2项, 陕西省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2项。

图片

谭本能

研究员,航空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发言主题:三坐标测量设备的误差补偿技术分析



图片

黄为平

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言主题:零部件制造企业与飞机总装厂的计量协同模式



图片

胡万俊

品质管理部副部长,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智能传感器赋能航空油量高低温宽域精准测量新纪元



图片

何小妹

长度研究部精密仪器实验室主任、几何量测试计量技术专业总师,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发言主题:航空发动机叶片类复杂零部件精密测量与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专家介绍:

何小妹,博士,正高级工程师,航空304所长度研究部精密仪器实验室主任,几何量测试计量技术专业总师,集团一级技术专家,研究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行业导师,《计测技术》审稿人。长期从事线纹、角度以及发动机叶片等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科研课题二十多项。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集团科学技术奖7项,个人立功奖3项,主持和参与发布的军工标准规范有5项,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图片

李旭

检验中心主管工艺师工程师,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航空发动机制造数字化检测系统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图片

胡小虎

无损检测主任工程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无损检测在民航维修中的应用和民航无损检测标准体系建设

专家介绍:

胡小虎,男,1970年10月生,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无损检测专业,大学,工学学士,正高级工程师,从事民航无损检测检验和体系管理工作30余年。现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师有限公司无损检测主任工程师,公司无损检测责任3级,多局方下的NDT检验人员、放行人员、监管人员。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NDT委员会委员、教员、考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电磁(涡流)专业委员会委员,民航局标准化专家,中航集团科技领军人才库成员,公司标准施工工艺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编写民航NDT培训教材(磁粉检测)和试题库,主持和参与编写行业团体标准《民用航空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民用航空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图片

刘松平

复合材料技术中心检测与评估研究室主任,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发言主题:工业级智能检测与评估技术进展与应用及产业升级前景

专家介绍: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理学博士、研究员、特级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副理事长。专心从事复合材料、焊接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创新性研发和工程化应用30余年,在超声和射线2D、2.5D、3D高效自动化扫描成像检测技术及其检测仪器设备、换能器、信号处理、智能检测与评估、X射线成像技术等方面有独特的自主研究。承担政府和企业资助的重要课题和国际科技合作研究80余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发明和科技进步一、二、三奖24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出版《先进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专著一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编写国家和企业级检测标准100余项,是国际上NDE4.0(无损检测4.0)、智能检测与评估(iNDT&E)推进者之一,国际智能检测与评估大会(iNDT&E)主席。 


图片

李航

计量技术高级技术师、高级工程师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言主题:计量检测技术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和发展




图片

常智勇

机电学院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发言主题:从三到五升级、从一到零深挖,测量技术赋能高性能航空制造

专家介绍:

常智勇,博士,教授/博导。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兼任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航空发动机智能装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陕西省航空发动机智能装配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自1997年以来,常智勇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E/CAM)、航空复杂产品高性能制造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工作。开发了中国第一套航空发动机数字化装配管控软件、建设了中国第一条大涵道比涡扇航空发动机水平脉动总装配智能生产线、研发了中国首款五轴测量航发叶轮自动编程软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APTD航空推进技术验证计划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在ASME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 Engineering, Computer-Aided Design,机械工程学报,航空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参编出版三部教材和专业书籍。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等多次奖励。研究成果在中国航发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西航公司、南方公司、黎明公司,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等航空设计/制造企业投入实用。


图片

李富强

检验检测中心主任,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构建下一代航空智能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解决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专家介绍:

现任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高工职称,大学本科学历,拥有20多年航空工业计量测试和现场检验检测领域工作经验,从基层技术员逐步成长为部门负责人,他实战经验丰富。他同时担任 CNAS、Diac、CMA 等实验室认可机构的评审员,航空院校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军事计量考评等领域专家,专业资质深厚。曾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获发明专利 4 项,2023年主持完成的现场精密测量数字化转型项目获中国航发集团科技进步奖,在计量检测与实验室管理领域造诣颇深。


图片

张世林

计量检测专业总师,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圆桌交流:破壁技术到场景:先进测量技术如何重塑航空计量检测全链条

专家介绍:

张世林,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中国计量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现任计量检测专业总师。长期从事航空计量工作,参加了50多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审定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参与了编写《航空发动机检验技术手册》、《几何和空间尺寸计量原理与检测技术》书籍等。是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MTC4)委员,全国航空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技术评审员、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图片

田边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发言主题:柔性多模传感技术突破:航空热环境参量监测新范式

专家介绍:

田边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导。长期致力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超高温温度和特种压阻式MEMS传感器研究,获国家级人才计划。近5年主持或参与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SCI收录97篇;授权发明专利35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2020年)、西安市科技人才奖-西安青年科技之星等荣誉。担任陕西省微型机械电子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微纳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先进传感技术与系统融合协同创新平台”主任、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先进传感、测试与故障诊断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研制出的温度/压力/加速度传感器突破了航空航天、石化、军工、生物仪器等领域高温、高频响、极端量程等条件下的测量难题,已应用于多个航空航天单位,解决了超高温温度和压力测量等技术难题。 


图片

曾德强

 一级技术专家,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柔性多模传感技术赋能航空热参量高精度检测



图片

沈毅君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 

发言主题:面向航空复杂零件壁厚检测的干耦合超声检测技术与系统

专家介绍:

沈毅君,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等项目共5项。研究成果在IJEM,IEEE TII和RCIM等行业权威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22篇,总引用量188次,授权发明专利7项。担任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专委会委员,IEEE TIM、Measurement、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的审稿人。研究方向为精密/超精密测量技术与装备开发,研制了机器人多传感器测量系统、五轴扫描坐标测量系统、多轴扫描白光干涉仪等仪器样机,应用于飞机蒙皮结构件、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光刻机光学元件制造中。


图片

赵涌

研究员,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发言主题:发动机主要性能测试参数动态校准技术

专家介绍:

赵涌,航发涡轮院研究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持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发动机的试验测试任务。主持、参编、主审了多项集团标准/指南,是国产发动机设计、试验的基础。荣获省部级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


图片

袁园

某型动力系统总计量师、研究员,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先进检测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特型零件数字化检测应用

专家介绍:

袁园,女,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计量中心,研究员,某型飞机动力装置总计量师,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长热力校准领域及机械零部件检测领域技术评审员。长期以来从事叶片、整体叶轮、细长轴、机匣等航空发动机特型零件的测量技术以及发动机相关计量标准的校准技术研究。主持和参与了8项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国家自然基金、集团创新基金、工信部04专项等课题研究,4项成果分别获得集团公司一、二、三等科技进步奖,9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和行业期刊上发表。在航空发动机检测校准领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


图片

杨春霞

副总工程师、 首席信息官、 科技与信息化部部长 ,中国商飞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 

发言主题:高精度试飞验证与智能质量变革的融合创新(拟定)



图片

付贵权

大区销售总监,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三维扫描仪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应用(拟定)




图片

黄沙

方案技术总监,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发言主题:数字化智能检测装备为航空制造保驾护航(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