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文章搜索:
G A I U V S .C O M
      NEW较新公告:
徒步游
数据派!亿航智能Q2营收1.47亿、净亏8100万;飞宇科技年销2.5亿,海外占比超50%
来源: | 作者:无人机 | 发布时间: 3天前 | 33 次浏览 | 分享到:
8月26日,亿航智能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当季实现营收1.472亿元,净亏损8100万元:

一、8月26日,亿航智能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当季实现营收1.472亿元,净亏损8100万元:


1.第二季度营收达1.472亿元,同比增幅44.2%,环比暴增464%,创下历史新高。如此强劲的增长主要得益于EH216 系列eVTOL交付量的大幅提升。当季交付68架,同比增长38.8%,环比更是从一季度的11架飙升518%。


2.净亏损8100万元同比扩大13.1%,然而非GAAP调整后净利润达940万元,同比激增683%,环比实现由亏转盈。


3.通过股权融资,现金储备增至11.5亿元,加上一季度末的11.144亿元储备,合计超22亿元。这一充足的资金储备足以支撑全年预计4000万美元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及研发投入,短期内流动性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图片


二、在短视频内容创作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手持稳定器已成为内容创作的“刚需工具”。来自广西桂林的飞宇科技(Feiyu),从2007年以无人机创业起家,成长为如今产品覆盖120多个国家、海外市场占比超过50%、年销售额超过2.5亿元的全球化品牌,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了基于技术突破与精准运营的实践样本。


图片


200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校友魏承赟创立了飞宇科技。创立初期,公司专注于飞行控制器与固定翼无人机的技术研发,是华南地区首批无人机自动化产品创业企业。但受限于资金紧张与人才短缺,早期发展面临挑战。2013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彼时无人机航拍市场快速兴起,团队敏锐洞察到消费者对影像稳定的需求,基于在无人机姿态控制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果断转向对手持稳定设备的研发。飞宇随后迅速推出全球首款运动相机手持云台,解决了动态拍摄画面抖动的痛点。在GoPro云台市场占据约70%的全球份额,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后,飞宇持续以技术突破定义产品标准:2010年推出全球首款可分离式稳定器蝎子Scorp系列;2012年发布全球首款手持两轴稳定器,首次实现无刷电机控制技术与多传感器算法的结合,填补全球市场空白;2015年的G4 Pro手机稳定器、2018年的Vimble 2手持稳定器等产品,先后斩获德国红点奖、中国跨境电商大会年度最佳创新奖等国际荣誉,确立了技术领先地位。


三、在旅游行业中,“低空旅游”无疑是新颖且吸引人的全新体验项目,被视作有着广阔的盈利空间。但现实是,空中游览热度攀升的同时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收益测算过度乐观、配套不足与监管短板等多重隐患。


据民航局2025年7月公布的“2024年以来发生致人死亡事故的通用航空企业名单”显示,2024年有3家,2025年上半年已有5家。有专家表示,一系列飞行事故凸显出部分通航企业为压缩成本,存在维护周期不达标、飞行员培训不足等问题。一些通航公司与景区合作,趁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短期运营空中游览项目。还有部分仅有农林喷洒飞行或飞行私照培训资质的通航公司,以飞行训练等名义向航线审批部门申请航线,实则违规开展空中游览业务。

2024年以来发生亡人事故的通用航空企业名单。图源:民航局


四、根据UOM系统(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数据,8月12日可查询到的无人机训练机构为3641家,但截至8月14日9时骤降至2956家,减少了685家。然而,在8月14日18时数据曾短暂回升至3058家。这一波动引发市场对低空经济泡沫破裂的担忧,但实际反映的是行业快速扩张后进入合规化调整期的阵痛。此次机构下线,本质是合规经营与市场出清的必然结果。


有人表示:此次机构下线是政策合规化、市场出清与技术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泡沫破裂。未来行业将呈现“机构数量减少、质量提升、场景深化”的特征:不合格机构被淘汰,头部机构通过优化课程(如增加行业实操模块)、强化校企合作(如联合行业开发定制化培训)巩固地位,同时政策推动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对于从业者而言,选择资质齐全、课程体系完善的机构,掌握“无人机 + 行业”复合技能,仍是把握低空经济机遇的关键。


一位不愿具名的官方人士表示:"政策调整不是要限制行业发展,而是要让狂奔的市场回到可持续的轨道。一个月180人的考试限额,能确保每个考生得到充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