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文章搜索:
G A I U V S .C O M
      NEW较新公告:
徒步游
华为首席专家:低空经济有望成10万亿赛道
来源: | 作者:阿芙 | 发布时间: 9天前 | 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近日举行的低空创新应用与标准化推进大会上,华为战略营销首席专家李常伟抛出一个重磅观点:低空经济不是“下一个互联网”,而是堪比汽车、高铁的“50年周期替代机会”。

在近日举行的低空创新应用与标准化推进大会上,华为战略营销首席专家李常伟抛出一个重磅观点:低空经济不是“下一个互联网”,而是堪比汽车、高铁的“50年周期替代机会”。这一判断瞬间点燃全场,政府、运营商和产业链代表纷纷点赞。


图片


图片

为什么低空经济这么火?









低空经济已从行业规范跃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首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更明确“全国一盘棋”原则。市场规模有多大?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将达1.5万亿元,2035年突破3.5万亿元;而乐观估计,2040年可能冲上10万亿级!


李常伟指出,低空经济将引发第三次交通革命与终端革命。地面交通再怎么修路也难解拥堵,但低空通过“每30米一层”的立体交通体系,能彻底改变城市空间结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后的下一代智能终端——“未来每家可能不止一辆‘飞行汽车’”。


图片

政府从幕后走到台前:关键转折点









当前低空经济处于“0到0.1的战略梳理期”和“0.1到1的创新驱动期”,亟需政府从幕后支持转向台前主导。李常伟对比中美模式:美国是“政策后置”(市场成熟后政府才介入),中国电动车靠“政策中置”缩短20年周期,而低空产业必须走“政策前置”之路。


政府主导的核心是构建“一城一网一平台” 顶层架构。这意味着将分散的飞行器、航线和应用整合到城市级数字孪生空域管理系统中,破解“九龙治水”的管理难题。


图片


图片

无人机:低空经济的“先锋部队”









在业务层面,华为明确了toG(政府)→toB(企业)→toH(消费者) 的演进路径。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先行者,已展现出巨大潜力。


例如,深圳公安局采购5000架无人机用于交通巡逻、环境监测,打造“空中雪亮工程”。这类政府巡检场景成为低空体系成熟的“第一推动力”。未来,物流、外卖等万亿级无人市场将逐步开放,最终迈向载人飞行。


技术层面,低空经济涵盖“场、站、机、通、导、监、气、反、管”九大环节。通信相对成熟,5G-A技术已实现稳定传输;但感知仍是短板,城市电磁环境复杂,尚无单一技术能实现全域可靠感知。


图片

地方实践:从“黑飞”到“主动巡检”









各地政府已积极布局。广东出台16条措施支持低空经济,苏州集聚超500家相关企业,推动“低空+交通”“低空+旅游”等场景。合肥更由发改委牵头设立低空专班,国企作为运营主体,实现从“黑飞监管”到“主动巡检”的转变。


低空经济不是资本炒作的“风口”,而是需要长期投入的国家级基础设施。在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和技术创新的合力下,天空将成为新的经济疆域。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眼睛”和“手脚”,正率先飞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