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文章搜索:
G A I U V S .C O M
      NEW较新公告:
徒步游
低空经济起飞!四川无人机上演“空中快闪”
来源: | 作者:阿芙 | 发布时间: 6天前 | 21 次浏览 | 分享到:
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记者观察”11月8日播出《四川:低空“飞”出新赛道》,聚焦四川低空经济发展成效。

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记者观察”11月8日播出《四川:低空“飞”出新赛道》,聚焦四川低空经济发展成效。报道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以前给山区送文件可能两三个小时才能送达,现在通过无人机点对点配送,十分钟就能送到了。”成都彭州市桂花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张越指着起飞的无人机说道。在群山环绕的桂花镇,无人机已成为连接山里山外的“空中信使”。


今年9月以来,四川低空经济动作频频,多项全国首创成果接连落地。截至10月,四川省协同空域总计飞行258296架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0.2%


图片

01 低空应用多点开花









在自贡,国产大型无人机首次完成1.2吨物资连续空投,落点精度控制在百米之内,破解了“断路、断电、断网”极端条件下的救援难题。


图片


成都至达州的大型无人机物流航线已开通并实现连续开行,构建起城际间“空中货运走廊”,让低空物流从试飞迈向稳定开行。


“川渝低空文旅走廊”也已首发启航首条熊猫专线17分钟直达两大景区,开启“空中观熊猫”的文旅新体验。都江堰低空文旅项目年均接待游客2.5万余人,飞行超1.5万架次。


图片


成都金堂,全国热气球精英赛火热举行,编队首次飞越龙泉山,以“低空+消费”模式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图片

02 无人机定制化革命









自贡航空产业园的一家无人机企业,记者看到了无人机生产的革新。“我们具备大型无人机全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模块化设计理念。”研发人员林剑介绍,如今定制无人机就像拼积木一样简单。


图片


而在七八年前,定制大型无人机还需要2-3年时间。如今,凭借园区内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通过模块化组合快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自贡航空产业园拥有双跑道机场,包括1200米和2500米跑道,能够分别满足大中小型无人机和通用航空飞行器的飞行需求。飞机组装完成后,只需提前一小时报备即可试飞。


跑道两侧聚集了无人机整机及零部件研发制造院企六十多家,涵盖了从“一颗螺丝钉”到“万里苍穹”的全产业链。


图片

03 低空飞行的“智慧大脑”









发展低空经济,空域是先决条件。四川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已形成7800平方公里的试点空域,划设了7个协同管理空域和8条低空目视通道。


图片


今年5月四川省成立低空空域运行服务中心,在这里最快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飞行核准。而过去,航空器要想起飞,仅申请空域一项就要提前一周进行。


“在工作流程上实现了优化,把原来的三个步骤简化为由用户在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只需要提前一个小时申报。”四川省低空空域运行服务中心技术负责人杨健表示。


确保飞行安全,中心通过低空通信监视导航等设施、无人机反制等系统,提供航空情报、气象、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实现空域使用的统一调度与动态优化。


图片

04 未来打“飞的”不是梦









国内首款载人eVTOL飞机已在成都下线,共享出行与低空科技行业实现跨界融合。未来市民通过手机软件即可预约“空中出行”,打“飞的”上班有望成为现实。


图片


目前,四川已开通通航载货、载客航线6条无人机物流航线达68条全省多地开通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航线32条,开通低空观光旅游航线47条


四川多地山里生长的特产也乘上了无人机这趟空中快车,从山里飞了出来,让曾经的“尝鲜”变为现在的“常鲜”。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处处长程思杰表示:“我们将持续推进全省低空运行管理试点,有序释放低空空域资源,滚动发布低空典型应用场景清单,打造更多具有商业价值的低空航线产品。”


预计到2026年,四川省协同空域将覆盖全省年报备架次将超35万。四川正以一次次“全国首飞”和“行业首创”,勾勒出低空经济从“试验田”走向“应用场”的清晰路径。


成都彭州市交通运输局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科科长张亚庆展望道:“我们依托‘天空之眼’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探索打造了多种应用场景,从空中参与河道巡查、森林防火、道路巡查等,还开通了云上邮路快递航线,打通了山区快递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