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文章搜索:
G A I U V S .C O M
      NEW较新公告:
徒步游
61个机库+AI大脑+分钟级响应:常州如何用无人机织就河湖管理的"天罗地网"丨低空应用
来源: | 作者:无人机应用网 | 发布时间: 13天前 | 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常州市河湖巡查无人机智慧平台通过无人机机组组网、AI实时诊断与自动派单的“技术铁三角”,率先打造全域河湖无人机智慧巡查全覆盖网络,实现河湖管理。以往需要3天才能解决的河道漂浮物问题如今仅需1小时即可完成。

常州市河湖巡查无人机智慧平台通过无人机机组组网、AI实时诊断与自动派单的“技术铁三角”,率先打造全域河湖无人机智慧巡查全覆盖网络,实现河湖管理。以往需要3天才能解决的河道漂浮物问题如今仅需1小时即可完成。

空基物联:编织立体感知天网

多机库不留盲区难点

全市范围内布设61个机库和2个移动基站,超百架次无人机组成庞大飞行网络,覆盖4372平方千米市域版图,实现无人机全天候自主作业、多机库并行执行任务和长河道续飞接力保障,巡查响应从人工手飞的“小时级”大幅缩短至“分钟级”。

图片

智能航线织密巡查网格

依托常州市“河湖一张图”,制定航线规划、验证实飞场景和调优飞行参数,成功织就“河湖巡查网格”,精准覆盖常州全境2354条河道及太湖、滆湖、长荡湖三大湖泊,航线总里程突破5750千米,形成高密度、多层次的立体监控体系。

红外成像识破隐形隐患

利用“可见光+热红外”协同巡查,采集水体红外辐射转化热力谱图,结合光谱分析生成可视化温度场,即可智能标记疑似排水位点,有效破解隐蔽排口识别、夜间暗管偷排等盲点。

图片

数字孪生:构建智慧治水大脑

AI识别+人工复核“双重进化”

基于飞行监测数据积累,不断优化算法模型,通过比对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模型技术路径,开发研究水污染识别、水环境评估、空间管控等四大类14项问题算法,实现河湖管理问题全覆盖。依托“AI预审+人工复核”双轨机制,开展系统初筛、人工核验、专业复核的三级工作模式,积累河湖问题样本,算法不断迭代升级,逐步提高AI算法准确性。

数据池建立河湖档案

集成飞行及时影像与实时监测数据,结合热力图、岸线情况等时空信息,实现时空维度数据积累,逐步构建起常州市河湖数字资产。

 机制革新:重塑治理响应链条

自动派单交办河湖问题

构建“全域感知—中枢治理—靶向推送”三级数据流转体系,从层层转办到一键直达,系统自动匹配,同步触发市、县两级河长办联动响应机制。依托常州河长制信息平台与“河长云”APP双端协同,实现从事件上报到整改处置的全流程处置,推动河湖管理从“人工接力”向“数字闭环”转型。

图片

系统上线以来,巡飞累计已超17000千米,发现并上报12种河道问题270个。

常州市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人工巡河数量少、时间长、难度大、范围小等局限,实现无人机远程自动执飞、人工智能识别、问题自动推送的跨越式升级。未来,常州市将继续构建“天空地水工”多维度监测体系,着力打造“河湖长+无人机+AI”新模式,全力推进智慧治水、数字治水。

来源:江苏省水利厅公众号

原标题:【常州:无人机“全域飞行网格员”上线——从“人追问题”到“问题找人”的智慧巡河革命】